美高AP和A Level哪個申請名校更有利?
時間:2022-07-29
來源:SAT考試網
作者:未知
隨著中考的結束,國際學校成為很多家長關注的升學方向之一,但是在擇校免不了會關注關注到后期的升學問題,既然擇校國際學校,大家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升學名校,那么在我們抉擇美高AP和A Level課程體系的時候,哪個課程體系對以后的大學名校申請更有利呢?
關于美高AP和A Level到底哪個對名校申請更有利,這個需要因人而異。
1、美高錄取名校人數多。很多家長巴拉巴拉說一大堆或者拿出圖片說美高ap申請名校更容易的“證據”。但是在權威機構來說,并不能找到可靠的統計數據!特別是坊間流傳的匯總數據,不夠真實,大部分是來自機構的宣傳吆喝,我也可以吆喝我有10個美高學生被前20錄取,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是無法核實的,但如果我說我北師大實驗錄取了一個哈佛,不出三分鐘肯定有家長過來打假。造假成本太低,也無法核實,所以很多機構為了刷榜單,就可以放開搞啊,這是不相信數據的原因之一;其二,有學生不找顧問,有學生國內、國外都有找顧問,不報數和重復報數的也很多,也無法核實。所以,最終美高有多少被名校錄取?誰也不知道!
2、幸存者偏差。幸存者偏差指一些人被事件的結果誤導而忽視了很多關鍵信息。統計時只關注哪些成功的學生,忽略了沒有被錄取的大多數,從而得出以偏概全的錯誤結論。媒體吸引流量要有自己“觀點”,機構要為自己申請不利甩鍋,都需要一個很好的“選題”,那么美高更有利于申請名校就這么成為一個定論了。
3、專家說。美高市場和美本、美研市場不一樣,美高領域有著不少的意見領袖,所謂專家,影響著一個個圈子。出于業務宣傳需要,肯定會有不少聲音來宣傳讀美高更有利于申請名校,這很正常,但沒有數據支撐。
大家看一下過去8年的美高學生數據。美高學生總量最多的時候是2017年3月份,達到35000多人,2018年建國執政期間,中美關系開始摩擦,美高學生量開始出現明顯下滑;2020年9月份,疫情第一年只剩了13000多;2021年10月跌破萬人,只有9900多人,近十年最低。如果按年級算,初略估算(除以4),美高今年畢業的大陸學生僅有2500-3000人。(目前美高業務為主的機構,應該是國際教育領域最不好過的機構)
疫情導致一部分美高學生提前下車,轉國內校,或者在家網課狀態,但美高學生總量在下滑,美高名校錄取的offer卻不降反增,這似乎有點不正常。也是基于以上兩點原因,今年在統計名校錄取的時候,不再統計美高錄取,已經失去了參考價值。
另外,美高名校錄取突出的原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:這些讀美高的孩子,他們申請高中的時候,大多數在8、9年級托福已經達到了100+,已經超過了90%以上的同齡人。換句話說,他們原本就是牛娃,這些孩子,無論去美高、還是留在國內,最終申請結果也不會差到哪里。很多人只看到表象,沒看到本質。
當然,讀美高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,比如成績的可信度更高,比較自由的學習環境,部分孩子更能發揮自己的特長。但這也是對部分學生有利。
美高有美高的優勢,當然也有不足,比如,升學資源不足,很多學生寒暑假還要回國報托福/SAT輔導班;對活動規劃重視度不夠,家長還要兩地操作;除了學習之外,不少家庭還得和孩子分開,錯過孩子最關鍵的成長期,對親子關系也會有一些影響;對傳統文化的接觸也會很有限,原本想培養一個國際化人才,最終可能是一個更美國化的孩子,未來如果回國就業也會有很大的不適應。這些都是家長們應該慎重考慮的。
